The sky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.

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

電影觀後感:《末日列車Snowpiercer》★★★★☆

晚上8:45 Posted by 颯驀 No comments

  tumblr_n48zzwxM2n1txx3d1o1_1280

  影片年份:2013
  出品國:South Korea | USA | France
  出品:Moho Films, Opus Pictures, SnowPiercer
  發行商:傳影互動


 

  「反烏托邦」在文學及電影中已不算新鮮題材,隨著《飢餓遊戲》、《羊毛記》等作品的大紅大紫,近年來相關作品更是層出不窮。此類故事大抵有著違反自由體制的「理想世界」,劇本往往以突破、瓦解機制為首要目標。本作《末日列車》所講述的也是一個封閉的社會,由於地球暖化科學家使用了標榜能夠調節氣溫的機器,卻因失敗而使世界從此化身冰天雪地──人類被迫離開賴以生存的領土,在科學家以「自給自足」為前提之下所設計的列車內生活。

 

  以下綜觀「列車」在此作所塑造的世界:

 

  snowpiercer_tilda-swinton

 

  列車內生態──現實世界的縮影

  在二十八年前的氣溫驟降過後,僅存的人們登上了列車,仰賴裡頭自動、規律化的系統過活。除了日常所需的食物與水源,列車內甚至備有醫療網、美容中心到PUB等區域。有限資源使列車搖身一變成小型社會,車廂內因而產生明顯的階級對立──生活在車尾的人們生活水準低劣、置身前艙的人卻是揮霍浪費。明明身處相同列車,配給資源及待遇卻截然不同,強烈對比也因此加深了末車廂人們對貴族的敵視與制度的不滿,從而引發各種抗爭事件。

 

  列車內體制──獨裁者的帝國

  列車為異想天開的科學家Wilford之構想,動身打造心目中理想園的他因此成為自身帝國的「獨裁者」。從貴族、教師至員警,一切人員都聽令於他。在列車內,Wilford是至高無上的存在,在教育方面,甚至自兒童幼年便積極灌輸了「不容任何異議」的洗腦式教育。

 

  列車內生活──人性的背後

  當生活環境相對狹小,資源並非全然足夠時──為求生存,人類究竟會做到什麼地步?《末日列車》揭露的是一個資源相互掠奪的世界,也赤裸顯露了人類的醜惡面。

 

  接著來談談此作的優點:

 

  snowpiercer-le-transperceneige-snowpiercer-30-10-2013-9-g

 

  開門見山的引爆

  故事開首十分鐘便直接闡明主旨:「突破頭等艙」。角色的反抗理由鮮明且一致,各種缺乏人性與不公的事件一再推疊,將革命氣氛炒熱至最高點。

 

  快慢交織的節奏

  令筆者讚嘆的是本作有條不紊的劇本,自底層至高層線性突破的關卡,明確的使觀眾知道接下來的發展,卻也流露一層「未知」,緊緊繫住觀眾的眼球。每個關卡的連結即為流暢,導演不僅十分厲害的運用快動作加強劇情突破上的「速度感」,同時在每個環節設計事件加以鋪陳,暫緩明快的節奏以深入發展劇情。

 

  別有深意的伏筆

  《末日列車》伏筆埋得之好,乃在於導演總能適時地運用畫面,同時部分重要對話也加入得十分合宜。後期某位角色的扭轉令人震驚,卻也不會顯得突兀。

 

  然而,本作卻也相對有其可惜的地方:

 

  307254-snowpiercer-snowpiercer-wallpaper

 

  科學理論的爭議

  此處其實端看觀眾屬於哪種人,若以《末日列車》分屬「科幻」的角度來看,難免會有人撻伐其理論的合理處;但若將本作純粹視為「反烏托邦」作品,其科學面的考據倒也不是最主要的。最主要的是導演是否成功塑造出一個弊端世界,並使人們加以思考。

  

  故事發展的難易

  筆者始終無法理解這樣嚴謹的制度為何會被人輕易突破,這也是大多「反烏托邦作品」被人批判的地方。既然一個制度運形之久,像這樣輕易被人突破豈不是把辛苦建立的難易水平打翻了?當然,最實在的說法是:若沒有事件、沒有紛爭,便不會有此作產生。

 

  角色相對的薄弱

  角色方面算是本作較為獨特的一點,《末日列車》並非部分英雄主義片那樣由「角色」帶動劇情,而是將力求將角色與劇情放在平等位階──甚至可以說它主要是由故事帶動劇情。筆者甚至覺得裡頭的角色不大需要名字,以「反抗者」、「制度發明人」等稱呼通通可以一概稱之。

 

  反烏托邦的結局

  這點為何會列為可惜之處呢?其實筆者相當喜愛反烏托邦之作品,尤其2005年《The island》更是開啟筆者對於這類的熱愛。但陸續接觸了這麼多後,筆者最感嘆的就是此類作品的結尾大同小異,是的,往往就是突破了制度本身、再度回歸過去。但是,然後呢?能不能不再開放式結尾了,算是筆者小小的央求也好,來點新鮮的吧!點到北極熊也許象徵地球的生機,但筆者實在看膩這一招了……這與《The island》最後複製人突破組織來到真實世界又有什麼不同呢?

 


  綜合以上,《末日列車》是一部相當典型的反烏托邦作品,筆者尤其喜愛其拿捏得宜的進展步調。導演將社會各個階級的人對比得很好,也算是達到諷刺的效果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有什麼想說的嗎ヽ(*´∀`)ノ